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 南宫NG28 > 新闻动态

南宫28强自信心 增动能—高质量开展一线报导丨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 财产兴乡风淳

所属分类: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11:09 点击量:

  “这几年,我们村变革很大!前后得到天下法治树模村(社区)、中国少数民族特征村寨、天下文化村镇等声誉称呼。”克日,在青龙河村村委会办公室,村党支部、村委会主任李国成边说边展现声誉牌。

  1977年,青龙大暖泉村因建筑水利工程团体搬家至卢龙县蛤泊镇,更名青龙河村。近半个世纪以来,青龙河村以特征农业强根底、以文旅交融塑颜值、以党建引领育新风,走出一条财产兴、生态美、乡风淳的复兴之路,一幅农业强、乡村美、农人富的画卷正缓缓睁开。

  在青龙河村栽种户郭保军的大棚内,西红柿藤蔓上顶着的小花,一颗颗小西红柿装点其间。郭保军忙着为西红柿藤蔓打尖,西红柿的长势让他十分合意。

  “2019年,我租了3个大棚,草莓套种西红柿。本年草莓已收完,支出有7万余元。今朝栽种的西红柿曾经开端成果。”郭保军说,这是花生西红柿,与常见的西红柿、圣女果可差别,它表面像一个小花生,进口清甜,另有点酸爽。花生西红柿的运输消耗率低,抗病虫害才能强,采摘周期长。一个棚的产量能有一万多斤,每斤3元阁下,次要销往京津唐等地,产物求过于供,3个棚一茬西红柿估计支出9万元。如许算下来,草莓套种西红柿,3个大棚一年能支出十几万元。

南宫28强自信心 增动能—高质量开展一线报导丨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 财产兴乡风淳(图1)

  青龙河村有120户350人,本来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、个人经济单薄的乡村。2010年,该村调解财产构造,停止地盘流转,打造绿色蔬菜栽种基地。村个人出资建立了13座大棚,出租给村民栽种。这13座大棚每一年可为村个人增收10万余元,并动员村民增收致富。

  蔬菜大棚财产的开展还动员了本地村民失业。村民刘海燕是一座黄瓜栽种大棚的老员工,自从黄瓜大棚建成后,她就在此事情。“一年能挣一万五六千元,还能赐顾帮衬家里,挺满足。”提起在家门口事情的感触感染,刘海燕说。

  今朝,青龙河村流转地盘260亩,动员40余人在家门口失业。同时,村个人每一年可收取效劳费近2万元,完成大众个人双增收。2024年,青龙河村个人经济协作社与秦皇岛丰禾农业股分有限公司告竣协作。昔时,村民人均支出2万元,个人运营性支出20万元。

  在该村绿色蔬菜栽种基地外,工人们正在建筑一条排水沟。“这里阵势较低,一到雨季简单积水。”李国成说,本年村里投资建筑大棚排水沟700米、田间泄洪渠300米,将雨水排进河流,制止大棚、农田被水淹。

  行走在青龙河村,只见水泥路宽广平展、村容村貌洁净整齐,绿树中掩映着红瓦平房,村内到处是景、步步入画。

  在村内的文明一条街,各类健身东西、休闲座椅等布列在街道一侧,满族八旗文明的旗杆整洁地直立在街口,几位村民在这里的篮球场上健身。

  “各人没事就会过来熬炼身材,我的目的是把身材搞好,过幸运糊口。”67岁的郭新民笑着说,村里因为阵势较低,已往的土路出格欠好走南宫28,特别是一下雨,泥泞的门路让出行十分未便,如今村里的情况愈来愈好,住着舒心。

南宫28强自信心 增动能—高质量开展一线报导丨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 财产兴乡风淳(图2)

  2005年起,青龙河村从门路软化开端,连续鞭策人居情况整治提拔,满意村民出行需求。今朝,全村2300多米的门路局部完成软化,建筑了排水边沟,栽种了各莳花草树木。

  2013年,青龙河村投资85万元建立了一座日处置才能50吨的污水处置站,这是秦皇岛市第一个乡村污水处置站。“各户有搜集安装,污水经由过程搜集口进入管网汇入污水处置站停止处置。”李国成说,建成污水处置站后,乡村人居情况大为提拔。

  据引见,青龙河村依托满族特征村寨共同劣势,根据“民风+农业+旅游”的开展思绪,建立满族特征仿古长廊,打造满族文明一条街,装置路灯84盏,栽植法桐、银杏、海棠等景观树3000余株,栽种石榴树56棵,栽种景观花卉6000株,打造景观大道2.3千米。

  情况美了,旅客来了。依托满族民风文明打造的特征街巷,吸收八方来客体验采摘、品尝乡愁,文旅交融为村落片面复兴注入新生机。

  “在同享食堂为白叟办寿宴,就是看中这里装备齐备、园地宽阔。”本年夏历正月,青龙河村村民郭新山在村内的同享食堂为母亲做寿,在村红白理事会监视下,全部历程节省平和、其乐陶陶。

  “从前办酒菜,家里处所太小,人多了挤不开,局面也不敷热烈。惧怕菜品不敷丰富显得不热忱,简单形成华侈。如今好了,有了同享食堂,处所宽阔,各人也能做到节省办宴,减轻了承担。”郭新山说。

  同享食堂是青龙河村的红白事会堂,内设同享厨房、宴会厅,备有厨具、餐具、桌椅等,园地宽阔亮堂,装备齐备。村里有办丧事大概为白叟做寿、集会的村民,都能够在这里自助停止,制止了浪费华侈。

  在前些年,青龙河村就构造村内年高德劭、热情为大众效劳的老党员等担当红白理事会成员,对婚丧嫁娶宴请人数和桌数、餐标等作出划定,本来讲场面、比豪阔的不良民风逐渐改动。在村民办红白事时,其他村民会来帮手,但不随礼。

  比年来,青龙河村将党建与乡风文化建立有机交融,主动探究“党建引领+文化理论+乡风文化”系统建立,充实操纵文明广场、文明墙、宣扬海报等宣扬阵地,普遍宣扬移风易俗。

  “乡风文化建立既是村落片面复兴的主要内容,也是村落片面复兴的主要鞭策力气。”李国成说,比年来,青龙河村主动促进移风易俗,不竭培养乡风文化新风气。重视典范树模引领,展开好干部、好党员、好村民、好婆婆、好媳妇、好丈夫、好孩子、好邻人、好家庭、晴天井“十好”评比举动,实在把文化乡风融入广阔党员大众的糊口傍边南宫28,不竭鞭策全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、从外在美向内涵美改变。(宋柏松 刘丹)